央媒发声剑指“抹黑小作文”

2023-08-22 09:47:55
23135
聚焦资本市场,目前市场表现仍然较弱,有短期悲观情绪的影响,投资者往往容易放大短期的悲观因素,从而忽略或轻视长期因素的影响。

8月21日晚,央视新闻发表《擦亮眼睛 溯源“抹黑小作文”》称,国家“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希望带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可频繁上演的“抹黑小作文”,抱着各种目的在资本市场“带节奏”,打击信心,扰乱资本市场正常秩序。在此奉劝各位在投资的时候,一定擦亮双眼,用理性和理智分析做出判断,谨防被人带了错误节奏。

同时,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其个人公众号发表题为《关于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些思考》的文章。半夏投资李蓓发文称,点赞央行,加仓中国股票。

央视:擦亮眼睛 溯源“抹黑小作文”

日前(17日),在多个社交媒体和财经网站上流传出一篇文章,内容说的是,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对冲基金正全面抛售所有中国股票。还用看似“专业”的图表支持着自己的统计观点。内容在各种渠道被传播、演绎、夸大。这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究竟,这是真的吗?还是又一场空穴来风的“小作文比赛”?

一、“报告”来自哪里?

要想判断真伪,首先,就要找到原文,看看原文到底在说什么。

记者联系了高盛,高盛未提供更多信息和评论。

记者在引用的图表左下角,发现了图片来源:BofA。经过一番周折,发现这来源于一篇美国MarketWatch的商业网站上,对美国银行(BoA)8月份一场全球调查的报道。

二、这篇“报告”究竟说了什么?

这篇报道中,对这张图的原本解释是:

这些专业人士认为,目前资金已转向股票和大宗商品,但从美国、欧盟、英国转向新兴市场和日本,从工业和公用事业转向能源和技术。这让我们在调查中得出另一个观点,即大型科技公司的多头头寸从长远来看是“最拥挤的交易”。

甚至,这篇报道的剩余部分,都通篇在讲被访者对目前美国资本市场的看跌、美国高企的通货膨胀以及美联储持续紧缩货币政策的担忧,甚至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即将到来。

但是,到了“小作文”这里,配图解释就变成了“看空中国已经是美股第二拥挤的交易”,可是从这张图上,统计列表排名第一的“看涨大型科技公司”的选项占比60%,排名第二的“看空中国资产”的选项占比14%,只在全部调查中占比14%就有如此的代表性?那这个结论,实在,未免过于偏颇。

三、“做空全部中国股票”?——一个明显外行的空泛概念

单就“小作文”的内容来说,“全部中国股票”,也是一个明显非常外行才能够使用的,太过于宽泛的概念。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A股、港股(H股),还是在外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概股”)等,都能够称为“中国股票”的一部分。泛泛而论,将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仅仅因为它们共同带有“中国”标签,就全部做空。不得不说,实在找不出一个除了“戴有色眼镜”之外,更能够解释这件事情的“坚实理由”。

从走势情况看,不同地区的股票市场,关联程度并不高,也就是并未“同涨同跌”。专业投资机构讲求控制系统性风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看空全部中国股票,又从何谈起?

四、如何理性看待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

在股票市场上,外资对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有一个许多人都会提起的、非常直观的指标,是北向资金,也就是从香港往北买入深市跟沪市的股票交易资金。

记者找到了一篇研究北向资金流动的学术论文。数据显示,2017到2021年间,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最大值217.23亿元,净流出最大值173.84亿元。在这几年间,净流入的天数占比65.64%,也就是说,拉长到整年的维度上看,北向资金的净流入仍旧是更为普遍的常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放宽,长线外资入场甚至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定。

五、近期“抹黑小作文”频频 引发经济学家被迫火线打假

事实上,不仅是这一篇,最近“抹黑小作文”频出。前几天,市场有“小作文”称,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将分享有关“至暗时刻”的话题。又有传言提到,该电话会议被取消。记者在陆挺的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他郑重声明,既没有成立微信炒股群,也没有任何跟所谓“至暗时刻”相关的电话会议。

国家“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希望带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可频繁上演的“抹黑小作文”,抱着各种目的在资本市场“带节奏”,打击信心,扰乱资本市场正常秩序。在此奉劝各位在投资的时候,一定擦亮双眼,用理性和理智分析做出判断,谨防被人带了错误节奏。

高善文:资本市场的重要改革已开始破题,当前市场往往放大短期悲观因素

8月21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最新发文称,今年7月下旬以来各项政策开始陆续调整市场似乎仍然较弱,尽管这其中反映着许多结构性矛盾的持续积累和普遍发酵,扭转局面比较困难,但对于当下的困难局面,相当重要的解释似乎是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与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压力蔓延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疤痕假以时日可以自我修复,政府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无疑可以加速该过程。

以民营企业为例,他认为,很长时间以来,制造业投资始终较为稳定,其中民营企业的占比总体上还在不断抬升,剔除掉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之后,民间投资的总体增速也维持正常,其中在一些新型产业,其投资增长甚至十分强劲。聚焦资本市场,目前市场表现仍然较弱,有短期悲观情绪的影响,投资者往往容易放大短期的悲观因素,从而忽略或轻视长期因素的影响。

在高善文看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改革已经开始破题,尽管投资者对于短期的经济表现仍然充满疑虑,市场的波动也令人焦灼,但风雨过后有彩虹,这样的老话还是值得记取的。

(本文综合于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未来_XN043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