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赚钱商场被卖了!私募巨头入局
2025-05-08 16:10:12
13212
此次博裕资本瞄准SKP,绝非一时兴起,透露出资本抄底商业地产的信号。
年销售额超200亿元的“中国店王”北京SKP,迎来新东家。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称,博裕五期美元基金拟通过其关联方收购北京SKP42%~45%股权。交易前,北京SKP由新加坡Radiance公司和北京华联集团分别持股60%和40%。交易后,老东家Radiance公司继续间接持有北京SKP42%~45%股权,与博裕关联方共同控制北京SKP。这意味着,博裕关联方所持股权大部分从北京华联购得。目前双方尚未公布交易金额,亦未对此次交易作出回应。有分析称,整个SKP商场业务估值40亿美元~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2亿~365亿元),据此推算,北京华联或通过此次股权转让回笼资金百亿元。接盘方来头不小。博裕五期美元基金于2021年在新加坡成立,最终控制人是私募巨头博裕资本,曾参与阿里股份回购、投资宁德时代、操盘万物云上市、并购金科股份。博裕资本的核心出资方为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李嘉诚基金会也通过旗下投资平台间接出资。此次博裕资本瞄准SKP,绝非一时兴起,透露出资本抄底商业地产的信号。随着博裕资本进入,北京SKP迎来新变局。
━━━━
在中国,北京SKP几乎是奢侈品的代名词。北京SKP前身为北京新光天地,开业于2007年,由北京华联集团和台湾新光三越联手打造,双方分别持股50%。这一年,北京商业项目集中涌现,金融街购物中心开业;太古地产也在这年花费48亿元从北京国峰置业手里买下“新三里屯”;而西单大悦城、蓝色港湾、银泰中心、北京apm、三里屯village则于2008年陆续开业。2011年,北京SKP以65亿元销售额超越“中国百货店王”杭州大厦,成为“新店王”,并稳坐宝座十多年。也是这一年起,新光三越与北京华联开始分道扬镳,最终北京华联取得控制权独立运营,并于2015年正式更名为北京SKP,新光三越的身影彻底消失。2020年,北京SKP以177亿元销售额,超过英国哈罗德百货登顶“全球店王”,2023年销售额更是创下265亿元新高。然而,2024年,奢侈品在中国市场遇冷,北京SKP也受到影响,销售额同比下滑17%至220亿元,“店王”之位被南京德基广场以245亿元销售额取代。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信息显示,2024年,北京SKP在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四座城市的百货零售市场中,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0%~15%、15%~20%、10%~15%和0~5%。失去店王之位的北京SKP,而今被摆上了货架。北京华联为何要将其卖掉?北京华联的财务压力或许是重要因素。2018~2023年,北京华联营业收入由266.64亿元下滑至162.05亿元,净利润则在3亿~6亿元之间徘徊。这期间,其负债总额逐年增加,由288.25亿元增长至465.03亿元。相较于庞大的负债规模,这些利润显得微不足道。有人算了笔账,在乐视汽车、OFO共享单车等投资上,北京华联累计损失近百亿元。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华联股份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今年一季度,华联股份营业收入下滑9.74%至3.33亿元,净利润下降75%至306.35万元,而负债总额为55.35亿元。2024年,华联股份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2033万元,同比下降26.28%;扣非净利润为-0.46亿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260.51%。2024年7月,华联股份以1.92亿元对价,从北京SKP手中收购北京华联美好生活百货公司100%股权,进而获取了该公司旗下的DT51商业百货项目。2024年,美好生活百货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为华联股份贡献了88%的净利润。近年来,北京华联与华联股份纷纷收缩战线,接连出售资产。北京SKP同样放缓了扩张脚步。在2020年及2021年,北京SKP先后拿下了杭州、昆明地块,计划在2023年、2025年建成SKP商场。但两家商场的建设均已延期。“这几年,北京SKP已经出现疲态,这个节点出售是比较好的时间点。”一位新零售业人士称。现在,博裕带来了资金,北京华联资金问题将很大程度被缓解。
━━━━
博裕资本此时出手SKP,更像是抓住了抄底机会。对于博裕资本而言,SKP代表着中国最具价值的零售商业资产,拥有稳定租金收益,或将成为未来资产证券化运作的一项优质底层资产。博裕资本,在资本市场中名气颇高。其成立于2010年,在开曼群岛注册,由中国平安集团前总经理张子欣、TPG资本前中国区高管马雪征、高盛直接投资部的江志成以及前ProvidenceEquityPartners合伙人童小幪等人联合创立。这些创始人在金融和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成立初期,博裕资本募集10亿美元基金,目前管理总资产已接近100亿美元,十余年时间编织出一张覆盖科技、消费、医疗、地产的资本网络。2012年,博裕资本与多家投资机构共同投资阿里巴巴集团20亿美元,购入5.6%股份。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和发展,博裕资本获得了丰厚回报。博裕资本与地产行业亦关系紧密。早在2017年,博裕资本就斥资15亿元投资了万科旗下的物业公司万物云。2021年,万物云的估值一路飙升,博裕资本也适时转让了所持7.6%万物云股权,总对价69.95亿元。2021年底,博裕资本以37.34亿港元对价,取得了金科股份旗下物业公司金科服务22.69%股权。此后,博裕资本不断加码,先后通过要约收购、法拍等方式增持金科服务股权,目前持股比例已增至55.91%,成为金科服务实控人。但这次,博裕资本被套住了。2021年12月,博裕资本购买金科服务的入股价格为26港元/股,但今年通过法拍竞得公司股权时,对价已降至6.19元/股。博裕资本三次购入金科服务股权共计耗资53.82亿港元,而金科服务当前总市值仅42.57亿港元。在消费零售领域中,博裕资本近年来更是收购动作频繁,先后投资了小红书、FoodBowl、SHEIN、万世纵横物流、极兔速递等,如今入主SKP或将直接形成“流量-消费-履约”闭环。从过往投资来看,博裕资本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位财务投资者。去年,太盟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单伟建在谈及亚洲投资机遇时说,对于PE来说,中国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买方市场,因为竞争少得多。言下之意,低估值只有在中国目前的买方市场才能实现。随着博裕资本进入,北京SKP能否实现逆势增长,仍然未知。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言攀_XN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