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延续这颗星球上的古老约定
    今年5月10日是世界候鸟日,主题是创建鸟类友好型城市和社区。鸟类迁徙是这颗星球上古老的约定,候鸟飞行成百上千公里,寻找适合觅食和繁殖的栖息地。
    中国空间站首批在轨繁育果蝇即将返回地球 有望获得多项科学成果
    果蝇个体小、繁殖快、行为丰富,与人类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是一种兼具保守性和适应性的优良模式生物。
    湖南张家界发现中国“三有”野生动物红白鼯鼠自然繁殖
    近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观光客运索道维修人员在对索道例行正常维护保养检修时,在索道支架内发现一只鼯鼠正在为刚出生不久的幼崽哺乳。
    咳咳咳,春季呼吸道疾病怎么应对?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气温回暖、湿度变化给各种细菌和病毒提供了繁殖“温床”,加上春季鲜花盛开,花粉等过敏原增多,更是让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数量变多。
    北归候鸟先头部队抵达官厅水库
    冬去春来,大天鹅再次告别南方温暖的越冬地,一路向北,飞到西伯利亚的繁殖地。漫长的旅途中,它们在北京短暂停靠、休憩觅食。
    野生“二师兄”泛滥?新华社记者直击抓捕现场
    宁夏西吉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山大沟深,生态环境脆弱,随着近年来的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行动,当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也带来了野猪大量繁殖。
    专家揭秘濒危动物安吉小鲵的独特繁殖策略
    ​安吉小鲵于1990年被发现,1992年正式命名,目前只在安吉县龙王山、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等4处山区有分布。
    孟加拉国今年逾250人死于登革热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垃圾处理不善以及缺乏卫生设施等因素为传播登革病毒的伊蚊创造了理想的繁殖条件,导致登革热疫情近年来在孟加拉国数次暴发。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有了新规范
    非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发生在年龄超过28天的人群身上,因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
    两部门出台新规强化事业单位招聘公平
    为防止“萝卜招聘”“因人画像”,杜绝“近亲繁殖”等问题,通知要求,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等实施招聘,规范招聘信息发布工作。
    国家安全部:境外组织邮寄美国牛蛙、红火蚁等外来物种破坏生态系统
    一些境外组织和个人向我境内邮寄红耳龟、鳄龟、美国牛蛙、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外来物种,这些外来物种繁殖能力强,“入侵”后将与本地物种争夺资源,破坏本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给我国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虎种群数量增长到约70只
    据悉,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虎猎物丰富度增长1倍以上,虎种群数量增长到70只左右,2023年记录到繁殖家族8个、繁育幼崽20余只,分布范围超过1.1万平方公里。
    暑期易发生肠道疾病 需密切关注饮食卫生
    在高热、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品更容易腐败,如果储存、处理或加工不到位,进食后容易引发肠道疾病,甚至导致食物中毒。
    日研究发现有望用于治疗“食人菌”感染的化合物
    患者在感染“食人菌”后数天内疾病会迅速恶化,即使暂时性抑制细菌繁殖也会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作为DNA酶抑制剂,Mn007不仅有望用于治疗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也为研发新型酶抑制剂药物提供了方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成功
    据了解,成果完成单位在2016年首次突破大渡河流域川陕哲罗鲑野生种群的人工繁殖技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自然种群恢复奠定了基础。
    青海黑颈鹤种群数量较10年前增加1400余只
    目前青海分布有黑颈鹤2616只,其中465只为旅鸟,在青海季节性停歇一段时间后飞往甘肃繁殖,其余2151只为青海夏候鸟,在青海繁殖栖息。
    7年新入侵344个县市区,红火蚁为何难防?
    红火蚁繁殖力极强,一个成熟的蚁巢个体数量可达几十万只,且一个蚁巢往往有多个蚁后,每只蚁后每天产卵可达上千枚,较短的时间就可在地面筑起蚁丘,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在我国几乎没有天敌。
    “旅居”辽东湾的斑海豹数量连续三年增长
    辽东湾海域位于中国海域结冰区最北端,是西太平洋斑海豹世界上八个繁殖区中最南端的一个。作为唯一能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辽东湾精灵”西太平洋斑海豹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新春走基层|守护鸟儿的“春运”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
    日团队揭示入侵物种蓝鳃太阳鱼繁殖快的原因
    日本一团队通过分析蓝鳃太阳鱼的繁殖生态,证实雄鱼对鱼卵的保护行动以及集群繁殖的特点是蓝鳃太阳鱼繁殖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